花心动 · 春词

[宋] 阮逸女

仙苑春浓,小桃开,枝枝已堪攀折。乍雨乍晴,轻暖轻寒,渐近赏花时节。柳摇台榭东风软,帘栊静,幽禽调舌。断魂远,闲寻翠径,顿成愁结。

此恨无人共说。还立尽黄昏,寸心空切。强整绣衾,独掩朱扉,枕簟为谁铺设。夜长更漏传声远,纱窗映、银缸明灭。梦回处,梅梢半笼残月。

展开

以下注释仅供参考*

1.更漏:

1)、更漏:即刻漏,古代记时器。更漏:即刻漏,古代记时器。轳辘:井上汲水轳辘转动的声音。轣辘,即辘轳。因“轳”字是平声字,用在句中失粘,故用“轣辘”。金井,指用黄铜包装的井栏,是富贵人家景象。张籍《楚妃怨》诗:“梧桐叶下黄金井,横架辘轳牵素绠。”欧阳修《鸭鸩词》:“一声两声人渐起,金片镀轳闻汲水。” ——《周邦彦-蝶恋花 · 早行

2)、更漏:古人用铜壶滴漏来计时,将一夜分为五更。 ——《晏几道-更漏子 · 柳丝长

3)、更漏:古人用铜壶滴漏来计时,将一夜分为五更。 ——《温庭筠-更漏子 · 柳丝长

2.东风:

1)、东风:春风。 ——《苏轼-海棠

2)、东风:即春风。 ——《纳兰性德-生查子 · 东风不解愁

3)、东风:春风。 ——《李商隐-二月二日

3.绣衾:

1)、绣衾:绣花被子。 ——《柳永-锦堂春 · 坠髻慵梳

4.梦回:

1)、梦回:从梦中醒来。 ——《陆游-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

2)、梦回:从梦中醒来。南唐李璟《摊破浣溪沙·菡萏香销翠叶残》:“细雨梦回鸡塞远,小楼吹彻玉笙寒。多少泪珠无限恨,依阑干。” ——《柳永-尾犯 · 夜雨滴空阶

5.黄昏:

1)、黄昏: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时候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曰黄昏以为期兮,羌中道而改路。” ——《姜夔-疏影 · 苔枝缀玉

2)、黄昏:古时计算时间按十二地支将一日分为十二个“时辰”。“黄昏”是“戌时”(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时至9时)。下句的“人定”是“亥时”(相当于现代的晚上9时至11时)。 ——《佚名-孔雀东南飞/古诗为焦仲卿妻作

6.寸心:

1)、寸心:内心。 ——《王闿运-秋晓风日偶忆淇上

2)、寸心:心中。 ——《钱起-逢侠者

3)、寸心:微小的心意。 ——《陆游-书愤二首

7.明灭:

1)、明灭:忽明忽暗。 ——《陆游-水调歌头 · 多景楼

2)、明灭:忽明忽暗。 ——《范仲淹-御街行 · 秋日怀旧

3)、明灭:忽明忽暗。 ——《杜甫-北征

8.为谁:

1)、为谁:为什么。 ——《秦观-踏莎行 · 郴州旅舍

9.帘栊:

1)、帘栊:窗户。帘指窗帘、门裎,栊(话豫)是窗户。 ——《贺铸-小重山 · 花院深疑无路通

2)、帘栊:窗帘和窗棂,泛指门窗的帘子。 ——《欧阳修-采桑子 · 群芳过后西湖好

3)、帘栊:指窗帘。 ——《吴潜-南柯子 · 池水凝新碧

10.纱窗:

1)、纱窗:蒙纱的窗户。这里喻指男女幽会的房间。 ——《苏轼-蝶恋花 · 记得画屏初会遇

11.轻寒:

1)、轻寒:轻微的寒冷。 ——《于谦-除夜太原寒甚

2)、轻寒:微寒。 ——《朱淑真-减字木兰花 · 春怨

3)、轻寒:薄寒,有别于严寒和科峭春寒。 ——《秦观-浣溪沙 · 漠漠轻寒上小楼

12.轻暖:

1)、轻暖:轻柔暖和的衣裘。轻:容易。 ——《孟子及弟子-齐桓晋文之事

2)、轻暖:微暖。 ——《王观-庆清朝慢 · 踏青

13.时节:

1)、时节:时令季节。兰华:即兰花。华字古义作花。 ——《徐干-室思

14.乍晴:

1)、乍晴:刚晴,初晴。 ——《文天祥-正气歌

2)、乍晴:雨后初晴。乍:初,刚。 ——《苏轼-浣溪沙 · 风压轻云贴水飞

15.小桃:

1)、小桃:初春即开花的一种桃树。 ——《戴复古-淮村兵后

2)、小桃:桃花的一种,元宵前后即著花,状如垂丝海棠。 ——《欧阳修-玉楼春 · 去时梅萼初凝粉

16.朱扉:

1)、朱扉:朱红的门扉。 ——《韩元吉-六州歌头 · 东风著意

17.断魂:

1)、断魂:这里是形容哀伤至极。 ——《杨徽之-寒食寄郑起侍郎

2)、断魂:形容人极度悲伤。 ——《关汉卿-大德歌 · 冬

3)、断魂:指极度的哀思。 ——《毛滂-惜分飞 · 泪湿阑干花著露

18.花时:

1)、花时:花开的季节,指春天。白居易《寄元九》:“月夜与花时,少逢杯酒乐。” ——《王安石-初夏即事

19.残月:

1)、残月:弯月。 ——《牛希济-生查子 · 春山烟欲收

2)、残月:夜阑之月。 ——《宋之问-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

3)、残月:指农历月末形状像钩的月亮或拂晓快落山的月亮。 ——《柳宗元-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

20.心空:

1)、心空:佛教语。谓心性广大,含容万象,有如虚空之无际。亦指本心澄澈空寂无相。 ——《白居易-早兴

21.攀折:

1)、攀折: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。 ——《王之涣-送别

22.枕簟:

1)、枕簟:枕簟(diàn),枕席。 ——《姜夔-惜红衣 · 吴兴荷花

2)、枕簟:枕簟(diàn),枕头和竹席。 ——《李清照-南歌子 · 天上星河转

23.幽禽:

1)、幽禽:指杜鹃。 ——《晁补之-临江仙 · 信州作

24.半笼:

1)、半笼:半映。指烛光隐约,不能全照床上被褥。 ——《李商隐-无题四首

* 以上注释为系统自动在网络中获取,并不保证与本文内容相符,仅供参考!
暂无翻译

赏析

这是一首闺妇春恨词。

上片写少妇花香鸟语的初春景色中所生发的无限春愁。“仙苑春浓三句,将一幅春花初绽的画面,展现人们的眼前。小桃是桃花的一个品种,上元前后即开花,妆点着浓郁的春意,一枝枝花光彩照人,含露欲滴,正是已堪攀折的小桃,震颤了抒情女主人公的情弦,使她产生了缠绵悱恻的情思。“乍雨乍晴”三句,既是眼前景,又回映当年事。这样的“赏花时节”,她们曾经徘徊在花径柳下,互诉衷曲,互相祝愿,而现在却是桃花依旧,故人千里,自然是难以为怀的。偏偏那无力的东风,摇曳着花台月榭的垂柳;柳浪深处,传来了"幽禽"的软语,使她感到更加难以为情。"断魂远"以下的结语,自然而有神韵,是上文蓄势的结果。“翠径”,是芳草杂花丛生的小径。小桃依旧,幽禽如故,而往日的芳踪,当年的旧梦,已不可复寻,怎不让人愁肠百结!真是一步一态,一态一变,丽情密藻,尽态极妍,构成了美丽的画面,组成了丰富的内容。

下片写少妇独处深闺,幽梦难寻,灯尽梦回,更觉寂寞难堪。过片“此恨无人共说”,紧承“顿成愁结”。“此恨”是指春色恼人,幽禽调舌,引起她的千种幽情、百端离恨。黄昏是离人最难为怀的,它是“倦鸟归巢”的时候,也是“月上柳梢头”的时候。

所以历来的词人往往以黄昏为背景,来描写少妇的哀怨。此处,写少妇立尽了黄昏,而游子犹在天涯,使得她不得不怀着绝望的心情去“强整绣衾,独掩朱扉”,一想到眼前的形单影只,枕冷簟寒,便又心灰意冷起来,发出到底“为谁铺设”的怨语。一句话,把这个少妇刹那间的矛盾心情充分揭示了出来。那漫漫的长夜、那声声的更鼓,从远处传到了她的耳中,惊醒了她片时的春梦。她睁开惺忪的睡眼,只见碧纱窗下,乍明乍灭的残灯在那里眨眼。这个凄凉的夜、孤寂的夜,使人感到“春色迷人恨更赊”。“梦回处,梅梢半笼残月”,结句情景交融,余味无穷,它们都是让抒情主人公的丝丝哀愁,缕缕离恨,在这隐约凄迷的景色中流露出来,比起一般的直抒胸臆,更有一种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。全词用铺叙的手法,从寻梦到梦回,层层敷衍,节节转换,情景交融,刻画入微,把写景、叙事、抒情打成一片,而又前后呼应,段落分明,成功地反映了一个少妇独处深闺的寂寞心情,是长调中富有韵味的佳作。